2011年9月27日,上海發生追尾事故。在繼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后,中國的火車頭再一次來了一個親密接觸。據相關媒體報道,本次地鐵事故是由于地鐵信號故障所導致。于是,在網上網友們開始熱議各種列車安防技術。那么,今天,筆者就來介紹一下列車上先進的安防技術,讓大家了解一下在這個地下龐大的交通網內,是什么來保障列車的安全運行呢? CBTC技術 CBTC指的是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控制系統。地鐵信號系統是確保列車之間安全距離的專業設備,是控制列車運行、決定運營間隔的關鍵。這套系統通過列車之間的無線通訊,理論上可讓各列車保持1分半鐘的間隔時間,當列車行駛過快超過列車之間的預警范圍時,系統會自動讓列車減速,避免追尾相撞。目前該系統已經在紐約、巴黎等城市應用。 那么,本次事故的原因既然是信號故障導致的,那么是什么設備的信號故障了呢? 地鐵運行時,傳統的監測方法是在地鐵軌道旁邊每隔一段距離放置檢測器,對列車與列車之間的間隔位置以及列車安全狀況進行監測,這種方法不光老舊,而且麻煩且難以維護。CBTC是利用無線通信,將高科技檢測儀器放置在列車內部,可以連續監測列車的位置及安全狀況,比如列車速度太快,與前方列 車的距離太近等 ,CBTC會立刻發覺。CBTC與之前的技術要進步不少。此次地鐵信號故障筆者預測就是檢測器的信號出現了問題。 ATP技術 ATP(列車自動防護)是ATC(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后者還包括ATO(列車自動駕駛)、ATS(列車自動監控)和CI(計算機聯鎖)等子系統。而和防止列車追尾息息相關的技術就是ATP。從傳統意義上講CBTC是實現ATC,特別是移動閉塞體制ATC系統的一系列技術手段的集合。同時,在一個基于CBTC實現的ATC系統中,也包含ATP系統。 ATP系統一般包含車載和地面兩部分,車載ATP系統通過接收地面ATP系統解算的運行參數保證車輛安全運行,地面ATP通過接收車載ATP匯報的全線列車的運行參數,為它們解算運行參數并通過通信系統發送給車輛。ATP的工作原理是向軌道發射信號,跟在后面的列車接收信號并經過計算得出與前車距離。正是有了這個技術,列車才能計算出前后方列車的距離,在緊急時刻采取必要措施。 那么在列車信號故障的時候,是否有臨時的應急方案呢?地鐵在應對信號故障時的方案就是啟動電話閉塞運營模式。 電話閉塞運營模式 當基本通信設備不能使用時所采用的代用閉塞設備。簡單來說就是兩個車站區間通過電話方式聯系、調度車輛運營。在系統自動控制出現故障時,兩個車站區間立刻通過電話方式進行聯系調度,以達到地鐵正常的運行。不過這樣的模式必須要求相應安全制度的執行及關鍵崗位人員的盡職盡責才能達到。 總結: 在安防各個領域,無論再好的技術,都需要人來操作。真正達到人機結合的高度,才能將機器的功效發揮到極致。中國是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軌道運輸是其最大的運輸方式。在軌道安全方面,不光要有先進的技術,還必須要求操作機器的人員具有高超的使用技能和責任心,這樣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真正把技術用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