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P熱潮席卷,安防行業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IT分銷商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安防領域。憑借信息技術上的優勢和良好的服務經驗,IT企業在安防行業左右逢源,從傳統的安防市場中搶占了不少的市場份額,改變了安防市場的格局。然而,隨著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調整、國內通貨膨脹的加劇、新《勞動合問法》實施、產業工人工資要求的不斷提升、能源成本的不斷攀升,中國安防制造業的廉價優勢正在逐漸消失,安防如何自主品牌?
廉價優勢消失,部分安防企業發展難以為繼
隨著各種運營成本的增高,安防制造業面臨著許多難以預測的生存壓力,導致很多企業怨聲載道。國家的某些政策在客觀上的確導致了企業成本的增加,甚至導致了一部分企業的發展難以為繼。
1、原材料、能源價格持續攀升
安防制造業都會體會到,近兩年由于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能源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揚。從2008金融危機以來到如今,工業原材料的價格繼續上漲,原油價格的上漲輻射到了整個下游產業鏈。能源的緊缺尤其是煤炭資源緊缺導致電價上漲,給安防制造業造成了不小的成本壓力。
2、人民幣升值,銀行緊收銀根
隨著通脹壓力的加大,中國人民銀行從2010年10月份至今已經有十幾次提高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收緊銀根。安防制造領域中的中小民營企業,一向很難得到銀行資金的青睬,即便有良好的外部條件,也難以獲得銀行的支持。這種狀況加劇了安防制造業的資金缺乏,安防中小企業融資又難上加難,企業可持續發展陷入困境,也難以出現大魚吃小魚這種優質的生態循環。
3、CPI高企,人力成本高昂
近年來我國CPI高企不下,造成社會成本持續攀升。特別是深圳地區,CPI增長幅度更是走在全國前列。2008年,新的《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部分地區最低工資標準進一步提高,隨著“勞工荒”的出現。這些都加劇著安防制造業的人力成本持續攀高。人力成本的上升使“中國制造”的危機逐漸明朗起來,因為高昂的人力成本,我們許多產品在價格上已經喪失了優勢,許多跨國企業也紛紛把加工廠向人力成本更低廉的南亞、東南亞等國家轉移。當然,這里面有國家政策方面的因素,比如近幾年國家主推產業調整升級,進一步加劇了制造業的困頓。
直面困局,安防業如何自主品牌
1、提升產品科技附加值,堅持自主品牌。
在安防企業的產品性能、價格差距逐漸縮小的情況下,中國安防制造業應盡可能推陳出新,縮短新產品上市周期,增加產品的科技附加值,藉此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利潤增長點。許多安防企業產品附加值比較低,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自主品牌,缺乏原創技術,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這些先天不足制約了安防制造業效益的提高。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安防企業更應該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設,關注先進科技的研發和引入。在注重本土研發優勢的問時,引入國際尖端科研成果,逐步加大研發深度。通過與國際頂級科研機構的合作,完成自身研發力量的進化。在整個行業低利潤的陰影下,安防企業如果想在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廝殺中崛起,必須靠產品說話,依靠自身的核心技術、自主品牌形成戰斗力,主動掌握話語權。提升產品的科技競爭力,堅持自主品牌的不動搖是企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2、培育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面對安防行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無疑已成為制造企業“開源”的一個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