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大運會等大型活動在中國的舉辦以及“國家應急體系”、“平安城市”、“平安校園”、“科技強警”等重大工程項目的相繼開展,安防產業是中國近幾年來增長最快的細分產業之一。然而,進入2011年,一股對產業未來發展前景不安的情緒悄然滋生。受利益驅動而陸續進入中國安防產業的國際安防巨頭和國內傳統家電、IT企業對當前中國安防產業競爭格局的影響值得關注。 行業發展應循序漸進 “國內近年來舉辦的各項大型賽事、活動確實給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心針,創維群欣也從中獲益良多。”創維集團旗下安防企業深圳市創維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朝暉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奧運會、亞運會、世博會以及即將開幕的深圳大運會均大量應用了創維群欣的產品。 這也是安防產業內部的共識。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靳秀鳳,在關于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編制說明的發言中也明確指出,“十一五”期間,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在政府部門大力推動及“平安城市”、“奧運會”、“世博會”等大型項目、活動的帶動下,我國安防行業持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產業、企業、科技、市場以及企業品牌、文化建設得到全面發展和提升。“十一五”成為我國安防行業歷史上發展最快、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好的時期。 不過,業內主要企業也認為,安防產業近年的快速發展并不完全是依附于上述大型活動和大項目。胡朝暉向記者表示,任何企業、行業都沒有辦法依靠強心針來發展,行業的發展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事實上中國城市化進程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平安城市建設會逐步深化;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安全的需求會日益增加;另一個帶動未來需求的關鍵因素是安防建設已經成為所有行業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將來社會建設中新增的任何項目都會帶動安防需求的增加;上述市場不斷增加的容量,新增項目和老項目的改造都是安防市場的需求所在。因此這些活動和大型建設項目的結束不會對安防行業產生太大的影響。 大華股份企劃部經理趙聰杰也表示,中國安防產業的大發展與近年來的奧運、亞運、世博等大型活動的舉辦以及平安城市建設等并非休戚相關。標志性項目和系統化建設工程只是構成行業發展歷史的一部分,伴隨了行業的發展,但不可以直接理解為推動行業發展歷史前進的動因。產業快速發展一方面是行業內在技術革新的推動;另一方面是外部需求的延伸推動,即安防應用領域由單一走向多樣發展帶來的機遇。 海康威視的董秘劉翔認為,安防行業的市場需求未來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原因是世界各國政府、企業乃至個人家庭都日益重視安防特別是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將產生剛性的市場需求。同時各類新技術的發展成熟將帶來視頻監控中新細分市場的出現和成長。而且全球化趨勢在加快,隨著技術、資本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擴散,以及新興安防市場、安防企業的興起,跨國合作、并購和全球采購規模進一步增加,跨國安防企業的生產和研發進一步向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轉移,全球市場空間將進一步得到開發。 中國安防行業協會對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比較樂觀。該協會起草的行業“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安防產業的年增長率要達到20%左右,2015年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到期末實現產業規模翻一番的總體目標。靳秀鳳認為這種發展速度是合理的。依據是“十二五”安全需求的環境依然存在,不斷深化的應用潛力仍然強勁,科技發展的潛力會產生爆發性效應,數字城市建設和安防物聯網會成為新的強勁增長點。今年一季度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的業績大幅增長也印證了這種趨向。 市場高度分散競爭激烈 2011年5月25日,日本佳能正式宣布進軍中國安防系統市場。佳能公司董事會主席御手洗士夫表示,中國是最應當投入力量的國家,今后將集中人才、物力和資金等經營性資源,在中國開展強有力的市場營銷和廣告宣傳,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的用戶和產品銷售,力爭在三五年之內達到中國安防市場的主力供應商。據悉,佳能目前推出的主要是模擬監控攝像機和網絡監控攝像機等安防產品,瞄準的是政府項目、金融項目、智能樓宇項目以及平安城市項目等。 其實,早在佳能之前,美國的霍尼韋爾、IBM、泰科、德國的博世等老牌安防企業都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并在中國高端安防領域占據很大市場份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安防產業與電子、IT等傳統成熟產業高度相關,長期處于激烈競爭和微利狀態的傳統家電、IT企業也紛紛瞄準了中國安防產業,并開始涉足其中。 “沒有進來的都認為安防是個‘藍海’,進來才會發現原來是‘紅海’。”胡朝暉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當前中國安防產業內外對中國安防市場發展前景的不同心態。 據記者了解,目前安防行業內大大小小的企業多達上萬家,這是一個高度分散的產業,行業內的激烈競爭早就開始了。 趙聰杰認為,當前安防產業的競爭分兩類,一類處于低端的山寨企業間,另一類處于生產高端產品的企業間。趙聰杰告訴記者,基于IT行業的摩爾定律,具有研發優勢的大華股份每年都會推出一系列全新產品,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門檻,這樣小企業自然會被淘汰。這將是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 大華股份認為,海外大型安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是做整體解決方案,并不涉及設備供應,因此他們與國內企業并無競爭關系。而且在設備供應方面,隨著技術的積累和進步以及成本優勢,國內行業巨頭在部分領域已經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比如在存儲產品領域,我國的行業巨頭已經打敗了海外廠商成為國際主導。以DVR產品為例,業內第一梯隊企業已超越日韓企業。由于中國企業還將繼續享受技術工程師帶來的“人口紅利”,因此在國際競爭中中國企業將更為有利。 事實上,由于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大型安防項目往往涉及國家機密安全的問題,近來海外安防巨頭在獲得這些大型項目上也會受到影響。“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者IBM就接連在中國安防項目中受挫。 胡朝暉認為,外資企業有品牌、技術和資金的優勢,但內資企業也有自身對市場理解的優勢,這包括在渠道、客戶資源、技術、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和服務網絡等方面。 海康威視董秘劉翔表示,雖然外資企業有技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但是海康威視也具有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比如公司目前擁有1000多人的研發專業團隊,是全球視頻監控行業最大的研發團隊之一。而且公司已經掌握了除傳感器以外所有高清攝像機核心技術,已具備了在網絡攝像機領域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此外,海康威視還具有日趨完善基本覆蓋全球的營銷網絡渠道和豐富完整的產品線。 技術實力仍待提升 雖然近年來中國安防企業的技術實力、產業規模都獲得了大幅提升。但是中國安防產業畢竟還是一個起步較晚的新興產業,在實力方面與國外企業仍存在差距。 胡朝暉向記者表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技術。在這一方面創維群欣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投入。未來幾年創維群欣的重點是不斷加強研發的技術力量,努力開發有競爭優勢的產品。 據中國安防協會“十二五”規劃,未來行業重點發展的技術方向主要是入侵探測技術、特征識別技術、芯片技術、系統管理和控制、圖像智能分析、安防評測技術等關鍵技術的開發及產業化;云技術研究與應用、顯示與存貯技術、防爆安檢技術以及實體防護技術的提升;軟件平臺開發能力的提升。 不過,趙聰杰則表示,雖然公司會在產業延展的準備方面做一些投入和準備,但投入不會很多。原因是,從目前的投入產出效益來看,產業延展的轉機尚未到來。因此,大華股份將把更多精力和資源投入到完善公司產品線方面,使公司擁有更為全面的產品線。同時,大華股份還將努力提高公司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并加強海外市場開拓,以繼續保持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