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安防行業已形成了門類齊全、技術先進的產業體系,尤其是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快速發展壯大,安防產品制造、工程設計施工及服務業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形成了市場應用廣泛、產業鏈相對完整、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成長型行業,在服務政府構建“和諧社會”、推動“平安城市”建設、實施“科技強警”戰略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顯著的作用。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安防行業又將進入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為使安防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受行業主管部門的委托,特編制《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作為未來五年我國安防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一、現狀與形勢 (一)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在政府部門大力推動及“平安城市”、“奧運會”、“世博會”等大型項目、活動的帶動下,我國安防行業持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產業、企業、科技、市場以及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和提升,并有效克服了世界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圓滿地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的各項主要任務,成為了我國安防行業歷史上發展最快、社會和經濟效益最好的時期。 1.產業實力大為增強,結構布局趨于合理 行業規模迅速擴大。2010年,安防企業達到了2萬5千家左右,從業人員約120萬人;行業總產值達到2300多億元,其中安防產品產值約為1000億元,安防工程和服務市場約為1300億元;全行業實現增加值800多億元,比2005年增長1.8倍,年均增長23%以上。其中安防電子產品發展較快,年均增長25%左右,到2010年安防電子各類產品比重約為:視頻監控系統55%,出入口控制系統15%,防盜報警系統12%,其他類別的產品系統18%。 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體系,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隨著市場應用的不斷擴展,產業內涵逐漸延伸放大,形成了集科研開發、生產制造、施工集成、報警運營、銷售服務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體系,實體防護、防盜報警、視頻監控、防爆安檢、出入口控制等系統領域全面發展;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專業報警運營服務有了實質性發展,所占比重上升,各類風險評估、效能評估、施工監理、維護維修、中介咨詢、業務培訓等安防服務業務開始起步,呈現出了勃勃生機。 三大地域性產業集群各具特色。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安防行業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以電子安防產品生產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珠三角”地區、以高新技術和外資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長三角”地區,以及以集成應用、軟件、服務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環渤海”地區三大產業集群,占據了我國安防產業約2/3以上的份額。 骨干企業迅速成長,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一批骨干企業迅速崛起,綜合實力大為增強。初步統計,目前產值超過1億元的安防企業已達到100家左右,產業集中度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企業的兼并、整合、資本運作已成為企業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與模式,已有10多家安防企業在國內外上市,另有20多家國內外上市企業將安防列入其主營業務之一。企業管理更加科學、規范,越來越多的企業采取了現代企業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方法,品牌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及核心競爭力都大為增強,先后有21個產品20家企業獲得了“中國名牌”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