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做產業很簡單,也很難。簡單的是很容易摸到門道,難的是瞬息萬變的格局,可以瞬間改變一個產業的生存環境,如果沒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勇氣,很容易血本無歸。
在中國做產業有三點必須作為重要的參考,第一是看政策,第二是看大品牌的動向,第三是看消費者的需求。前些年非常火爆的中國家電產業目前遇到的困境,也是因為這三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國家宏觀政策、品牌集中度、成本上升包括消費群體的整體轉變都給家電產業帶來了負面化的影響,成為一個非常危險的投資領域。
一個產業的危機是另外一個產業興起的標志。2012年,業內人士預測,智能家居安防產業很有可能取代家電產業成為新的朝陽產業。
從政策來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已經將智能家居安防產業與新能源、文化創意產業等并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投入重金予以扶持發展。從消費者層面來看,由于中國目前處于重大轉型期,社會不安定因素較多,同時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造成很多中國人提升了對自身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防護的重視。
據統計,去年中國家庭消費開支為11.2萬億元,而根據市場調查顯示,中國發達地區家庭安全方面的開支占到了8%到10%左右,也就是說這樣市場總量大概在9000億元到11000億元。而目前中國相對獨立的安防產業大概是在1000億元左右的規模,也就是擁有將近10000億元左右的發展空間,是目前的十倍。所以,注定在2012年對整個安防產業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拐點。
但是真正要抓住這樣的拐點,光有政策和消費者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作為中堅力量的企業。目前,安防產業推廣中的最大問題就是技術方面和傳播方面。技術方面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安防產業以及智能通訊產業的最新技術和成果并將其轉化為符合中國消費習慣的產品。
在傳播方面,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并不是非常了解安防產品的特性和趨勢。他們往往認為安防產品就是一個攝像頭或者防盜門,缺乏一種全方位防護的意識。所以企業不僅僅是要提升技術,更要下功夫做好相關的推廣工作,在市場上徹底鋪開這樣的產品,讓安防產品能夠不再是一般高檔社區或者富裕人群的首選,更是普通家庭必不可少的選擇。
目前整個安防產業整體來說還是魚龍混雜,有國外包括日本韓國的著名品牌,也有國內的一些比較有名的品牌,但是由于各自的技術側重點和目標市場有所差異,所以整個產業缺乏一個領導品牌和標桿品牌。根據資深戰略品牌營銷專家、上海極品策略品牌營銷策劃機構CEO博鋒先生的觀點,如果一個產業缺乏一個領軍品牌,那就很難讓消費者從內心去接受這樣一個品類和產品,最終也就很難推動整個產業做大做強,所以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這樣的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