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本應該是企業全力恢復生產,步入正軌的時候,但是中小企業“用工荒”、“招工難”的現象再一次凸顯,阻礙著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據麥斯特人才機構的調查顯示,作為我國安防事業起步較早的地區之一的福建省50%企業存在招工難現象,只有十分之一企業表示招工較容易。在崗位薪酬方面,1000元至2500元間的崗位數量占三分之一還要多,接近一半的崗位為薪酬面議,3000元以上崗位占比僅為十分之一。
一人難求
另外安防發展的核心區域--珠三角地區同樣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據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發布的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對廣州市330家流動人員超過200人的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制造業仍然是用工需求缺口較大的行業,占到現有用工量的20%左右,用工缺口前三大行業分別為制衣、電子電器、食品制造。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制造業“招工難”凸顯的更為明顯。
而我們通過中國安防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可以發現安防企業中民營企業占了將近7成,而且很大一部分是中小企業。雖然這部分企業自身擁有一定的科技創新能力,并且在安防行業的快速發展的機遇下還能夠有不錯的經濟效益。但另外相當一部分仍屬于勞動密集型的安防加工制造企業,這部分企業或許在面對“招工難”的現象壓力超乎尋常的大。
從目前安防分布的三大區域來看,珠三角地區作為我國安防產業的主要發祥地,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安防產品生產制造貿易的最大產業集群。“珠三角”地區安防產業集群發展以安防產品制造業發達,體系完整,外向型經濟明顯為特點,但產業類型仍然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并以中小企業為主。從以上分析以及我們日常媒體報道中我們可以發現,珠三角地區“招工難”現象尤為嚴重。
怎么這么難啊?
安防行業中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企業為何會面臨如此大的壓力?這部分企業又該如何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占的先機。
據調查顯示,對企業環境、待遇和工作地點不滿意的占30%,認為招聘信息少,無處獲取招聘信息的占24%。求職者最為關注的因素分別為:薪酬水平(40%)、發展空間(24%)、工作環境(14%)、崗位輕松度(8%)、企業知名度(7%)。我們可以發現,薪酬水平和發展空間是企業招工順暢的兩大推動力。
另外造成“招工難”有三個直接原因,一是信息不對稱,求職者面對海量的招聘信息,找不到屬于自己的崗位,而企業面對海量的求職者,往往是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還找不到合適的人才。二是招工與求職者能力結構不符,求職者和企業對本身的定位不清楚,導致應聘和招聘頻頻失去應有的效果。三是求職者的期望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有差距。或是求職者期望太高,企業無法滿足。或是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過于苛刻,總想不投入,就能拿來就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