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式覆蓋要求采用能進行“面”覆蓋的設備來進行,一類是面式覆蓋的攝像機系統,通過攝像機的視頻分析保證入侵者在任何時候的行動和位置都能被管理者獲知;另一類則是地面雷達,通過雷達掃描的方式來獲取入侵者的位置。
前者投資較高,而且在夜間、霧天等氣候條件下較難保證準確度,后者是一種全天候的探測方式,且單一設備覆蓋面可以從一公里到幾公里。Honeywell的RVS系統就是后者。基于毫米波雷達、隨動攝像機和中心控制軟件整合的解決方案,以一公里短距地面雷達為例,RVS解決方案可以在機場的周界和空側區域,根據凈空要求,在不超過4米的立桿(在合理并符合要求的位置上)上架設毫米波雷達,實現機場全空側的覆蓋。
“面”式周界實際上也存在著“線”,這個“線”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理報警設備,而是利用GIS/GPS技術實現的“虛擬”周界線。眾所周知,雷達的掃描范圍是圓形的,僅以雷達本身的掃描區域來設定機場的直線或者折線周界是不現實也是不可用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后端軟件的GIS/GPS定位技術,在地圖上的標定位置“劃”上“虛擬”的周界線,任何“虛擬”周界線外的被探測移動物,均不屬于入侵者,而“正在”周界線上徑向移動物體則為入侵者(入侵點),而對于在“周界線”內的入侵者,則需要不斷跟蹤其位置,作為“已入侵者”對其進行必要的監控,并將位置信息提供給出警人員以供快速對其阻止。
仍以入侵為例,其入侵行為因為“碰觸”了虛擬的周界線,所以引起了報警,此報警會以可靠的形式通知在跑道另一端的巡場人員。在巡場人員出警的時候,入侵者已經開始移動跑向空側內場,由于采用了“面”式周界,雖然入侵者已經突破“線”但是他永遠也不可能跑出“面”的防范范圍(這是和傳統“線”式周界最大的差別),因此他的移動軌跡會始終在后端軟件上顯示,這也意味著入侵者始終無法脫離防御。后端軟件上的入侵者移動信息可以通過對講或者手持設備(如iPad等)為巡場出警人員獲取,那么兩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該入侵者可以始終被巡場人員定位,并實現精確定位的抓捕。
“面”式周界系統已經將入侵突破的瞬間報警變為一個連續報警和追蹤的過程,使入侵者無所遁形。由于毫米波雷達的監測特性,實際應用中,入侵者完全可以不是一個人,而是比人形體更小的動物,如猴子,也同樣可以被精確捕捉。
“面”式周界雖然能連續捕捉入侵者的位置,但是其本身的不可視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于入侵防范復核的困難,在RVS系統中尚有“點”式周界防范的應用補充,也就是說利用攝像機隨動的方式對于入侵者進行視頻拍攝以提供進一步的復核和追蹤指導。但是和傳統“點”式視頻追蹤不同,RVS的視頻追蹤是基于雷達坐標定位的主動式精確追蹤,采用和雷達同位置的長距攝像機(往往是低照度攝像機和熱成像儀的整合設備),以雷達坐標位置的形式追蹤拍攝入侵者。
雷達周界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周界技術,完全突破了周界的傳統思維模式。機場周界“點線面”管理真正實現了24小時全天候的機場周界防范,而且其核心要義是將入侵行為的“瞬態”管理擴展到了“連續”管理,如果建立雷達預警區(物理周界外),實現了入侵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由于其“點線面”的三位結合,克服了機場周界所特有的,1、周界長(雷達掃描距離長);2、區域大(雷達是面式掃描);3、鐵絲網圍觀者干擾(雷達是無形周界)問題。相信基于“點”“線”“面”三位一體的周界管理技術必將為中國的機場帶來一個更加安全的飛行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