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系統在機場整體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整個機場系統技術含量較高的輔助手段,一直以來都受到特別關注。如同上文數據所呈現的,機場的投資建設與規劃通常都比較龐大,據北京中航弱電聶振敏介紹,國內機場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兩個方面:一些是民航的專用資金,另一些來源于自籌(地方政府籌資地方政府投資及企業自籌)。就機場整體系統建設而言,弱電系統的建設約占總投資額的1-2%左右,機場安防系統又約大概占弱電系統15-25%左右。
按照用途,機場通常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本文將聚焦民用機場安防應用部分。民用機場依據機場所在城市的性質、地位和全國航空運輸中的作用?梢詫C場分為四個等級。I類機場屬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的機場,是全國航空運輸網絡和國際航線的樞紐,比如首都、浦東機場,II類即省會、自治區政府、直轄市等城市的機場,III經濟發達或一般開放城市的機場,這類機場在民航系統中所占比例較大。IV類則是指支線機場。
根據機場所在地區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實際客流量等實際情況的不同,其在相應的安防預算設置和安防需求都存在一些差異。“地方縣市的機場投資顯然存在很大局限性,與首都、浦東等一線城市機場建設相比,地方機場的預算顯然要相形見絀許多,”張家界荷花機場技術部經理程軍表示。這影響到機場對安防技術的應用和建設速度,據了解,地方機場包括III和IV類機場對于安防技術應用也會保守與緩慢許多,這主要源于一方面地方機場的客流量增長幅度小,其機場擴建步伐相對緩慢,另一方面,安全等級意識以及預算空間都無法跟一線城市相比,在資金受限的情況下,用戶希望可以盡量延長現有設備和系統的使用壽命,對新產品和設備的應用則保持觀望態度。比如目前一些地方機場仍然停留在模擬監控系統的應用上,系統集成也是相對簡單的對門禁與監控集成。不過近幾年地方機場擴建和新建也在逐漸擴大。
相比較之下,大型機場如首都、浦東等I和II級機場預算充足,機場的客流量也較大大,改建、擴建速度都非?,對于安防也不斷提出更多新需求,比如在監控、門禁、集成管理等方面的新技術給予了密切關注,對安防新技術和系統的應用也成為其他地方借鑒和參考建設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