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2年是極為不穩定的一年,其中參雜著國家調控,市場經濟動蕩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盡管如此,也阻擋不了安防行業飛速發展的腳步。

樓宇對講廠商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
市場不斷變化,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殘酷的。今日的贏家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淪為明日的失敗者,昨日的失敗者,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堅持,也會有可能在行業洗牌中站了起來,成為引領整個行業最終的“老大”。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我國樓宇對講在整個安防行業中也是比較重要的角色,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隨著產品同質化嚴重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樓宇對講廠商該如何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力,讓自己能在整個安防行業中站穩腳步,立于不敗之地呢?筆者根據樓宇對講廠商的成功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大產品技術研發投入
技術研發的投入,猶如一股新鮮的血液,不斷地注入企業的心臟,為企業提供新能源和動力。
世界在發展,社會在發展,行業也在發展。在這樣不斷加速發展中,產品和技術的替更也是十分的迅速,一個成功的企業,永遠不可能只用一種技術就能打下天下。作為樓宇對講廠商,如果不及時研究更先進的技術,跟上當下時代的腳步,企業就將會被后來居上者搶盡市場份額,并被遠遠地拋在身后。
在此,我們可以借助美的和三星的案例加以說明技術研發投入的重要性。在2011年末,美的大裁員曾經鬧得人心惶惶。美的這一舉措,讓許多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曾經一度被業界猜想何時能追趕上海爾而坐上家電業頭把交椅的美的,為何會落到如此困窘境地?
后來,通過業界分析,真相才一點點露出了水面。
原來,美的之前的一路高歌,營業額迅猛高漲的背后,大部分的資金竟然是來自政府的財政補貼!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或許就能明白為何美的會陷入經營困境:2010年,美的電器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而研發投入卻不足25億元,研發投入僅僅占當年營業收入的3%。而作為被美的當作空調行業內的競爭對手格力,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5%,差距也不小。我們再看看三星是怎么做的:2011年,三星電子研發投入約為90億美元(不是人民幣),研發投入僅次于***,排名在全球第二!
2011年全球研發投入前20強中,中國只有華為入圍(研發投入約20億美元,排第18位。)
不管是做哪一個行業,研發投入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甚至還決定著企業的命運。同樣,在我們的樓宇對講中,不斷研發新的技術,完善產品各個模塊功能,優化產品性能,對企業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注重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命脈,不僅僅是針對樓宇對講廠商,任何一家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掙得一席之位,建立自己的品牌,都需要企業文化為支撐。
企業文化的建立和宣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僅靠公司高層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整個團隊共同的努力和堅持。員工的工作激情、工作信念和面對客戶的服務態度,都直接關系到產品品牌在大眾心理的形象。所以說,從另一個角度講,企業文化關系到企業品牌的形象及品牌的影響力。
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注企業文化宣傳和推廣,是企業提高品牌競爭力的另一個重要途徑。
三.業務量應該建立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
樓宇對講一路發展至今,由于技術門檻低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和國家調控經濟制約等諸多因素,導致對講市場大浪淘沙般洗了一遍又一遍,倒閉的企業一批接著一批,而這消失殆盡的企業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過去一味追求業務量而完全忽略了產品的質量產品技術研發的投入,而留下來的企業,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技術上,都是有一定基礎的。
企業的發展,不能只看業務量。業務,只是短期的利益,而真正覺得這企業命運及長遠利益的,是產品是否有過硬的技術和為人們所認可的質量,因為產品質量,是保障業務量的前提。
四.注重渠道建設及品牌推廣工作
營銷渠道是每一個企業都應該重視的一個環節,產品技術好比人的心臟,而營銷渠道卻是連接心脈四通八達的一根根血管,缺少了這些血管,再健康的心臟也會衰竭。
就目前來講,樓宇對講廠商都很注重營銷渠道的建設,也都有屬于自己的營銷方式,比如發展代理經銷商、渠道商,或在全國各地建立辦事處、開拓服務點。這些都是傳統的渠道方式,但是最近,安防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似乎也得到許多安防企業的青睞。可是,這種渠道方式到底適不適合樓宇對講行業,業內人士的觀點卻未曾達到統一。
產生分歧意見的一方認為:樓宇對講多是以解決方案的方式出現,單賣的情況并不多見,而電子商務是以在網上出售商品的銷售形式,所以并不適合樓宇對講行業。而持不同意見的另一方卻認為:不管是哪一個行業,采用電子商務作為營銷渠道的方式都是可以實現的。電子商務只是給商家提供一個展示商品的平臺,只要線上交易完成了,商家的線下安裝指導和維護工作,也都可以通過商家與買家之間的溝通協商來實現。
其實對于企業來講,不管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只要能夠從中找到正確的切入點,任何渠道都是可以嘗試的
|